2024-01-11 15:09:36 來源: 許昌晨報 作者: 毛迎
我要分享:
崔漢與鸕鶿感情深厚
崔漢展示鸕鶿捕上的大魚
漁民們展示鸕鶿捕魚技藝
鸕鶿捕魚場面生動,頗具觀賞性。本版圖片由簽約攝影師劉喜芳、馬寧、徐國志攝
核心提示
“呵呵呵、呀呀呀……”1月3日,襄城縣丁營鄉(xiāng)崔莊村附近一片開闊的水域上,漁民們腳踏雙舟,擺出捕魚陣形,揮動竹竿拍擊水面,發(fā)出各種指令。船的四周,數(shù)十只烏黑油亮的鸕鶿往來穿梭,上下翻飛。
“鸕鶿通常被稱為魚鷹。鸕鶿捕魚是襄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之一。在丁營鄉(xiāng),鸕鶿捕魚已經(jīng)傳承了上百年?!倍I鄉(xiāng)綜合文化中心主任高照輝說。
鸕鶿捕魚場面生動
“茭草青青野水明,小船滿載鸕鶿行。鸕鶿斂翼欲下水,只待漁翁口里聲。船頭一聲魚魄散,啞啞齊下波光亂。中有雄者逢大魚,吞卻一半余一半?!边@首明末詩人吳嘉紀的《捉魚行》,把鸕鶿捕魚的過程描寫得活靈活現(xiàn)。
古詩詞中提到的鸕鶿,就是我們俗稱的魚鷹。
丁營鄉(xiāng)位于襄城縣東南20公里,為許昌、平頂山、漯河三市交界處,北汝河從丁營鄉(xiāng)西北一路向東南流淌,在崔莊村與沙河匯流向東環(huán)繞而過。豐富的水資源不僅營造了優(yōu)美的環(huán)境,還為各種淡水魚提供了棲息之地。
一葉葉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劃行,漁民們手執(zhí)竹竿,以歌代令,驅使鸕鶿鉆入水中捕捉魚類……1月3日,在崔莊村附近的水域上,鸕鶿捕魚的場景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。
微波蕩漾,幾個放鷹人配合著用漁網(wǎng)形成一個包圍圈兒,然后嘴里唱起嘹亮悠然的號令,用竹竿驅趕著鸕鶿向包圍圈兒游動。捕魚過程中,漁民與鸕鶿配合默契,鸕鶿之間也密切合作,往往是兩三只鸕鶿合力圍捕一條大魚。
鸕鶿靈巧地騰空躍起,一頭扎進水里,當其鉆出水面的時候,嘴里已經(jīng)叼起一條通體金紅色的大鯉魚。放鷹人眼疾手快,一手抄起網(wǎng)兜,一手抓鷹擠著它的喉嚢把魚扔進船艙,矯健的鸕鶿躍上放鷹人的竹竿,抖落身上的水珠,昂首挺胸驕傲地看著自己的戰(zhàn)利品。
寒冬時節(jié),在丁營鄉(xiāng)的河道上,清澈的河水,靈動的扁舟,矯健的漁民,敏捷的鸕鶿,還有震天響的號子,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田園生態(tài)畫卷。
古老技藝代代相傳
“我13歲就學會鸕鶿捕魚了,這是家族傳承了100多年的技藝。學習鸕鶿捕魚要四年時間,這里面學問大著呢!”70歲的崔漢說,他所說的學問,主要是指放鷹人和鸕鶿之間,如何建立默契和情感。
崔漢是丁營鄉(xiāng)崔莊村人,家傳鸕鶿捕魚技藝,到兒子崔黨委這一輩已經(jīng)傳了五代。
清朝末年,崔漢的曾祖父崔玉林生活困難,家中缺衣少被、缺食少糧。由于身居沙河和北汝河之畔,魚類資源豐富,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崔玉林外出學習鸕鶿捕魚技藝。后言傳身教,代代相傳。
據(jù)崔漢介紹,鸕鶿捕魚很辛苦。鸕鶿捕魚的最佳時節(jié)在冬季,水面上寒風刺骨,漁民的面部和手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凍傷。
放鷹人與鸕鶿為伴,不離不棄。這些鸕鶿很通人性,它們都是崔漢看著一代一代繁殖而來的,很有感情。
“鸕鶿俗稱魚鷹,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我平時照顧它們用心著呢!鸕鶿羽毛厚實,夏天怕熱,得給它們開著電扇。”崔漢說,幾只鸕鶿一年的飼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僅靠鸕鶿捕魚根本不賺錢,就是一種情懷。
傳統(tǒng)技藝變身“非遺”
鸕鶿捕魚是勞動人民代代傳承下來的古老技藝。受捕魚方式變革、自然環(huán)境變化、對漁業(yè)資源的保護等因素影響,養(yǎng)殖鸕鶿捕魚的漁民越來越少。
43歲的杜亞偉是襄城縣山頭店鎮(zhèn)人,他從父輩那里學會了鸕鶿捕魚技藝?!艾F(xiàn)在會鸕鶿捕魚的人都六七十歲了,我是最年輕的。鸕鶿捕魚是祖?zhèn)骷妓?,不舍得丟掉,就是一種愛好,不圖掙錢。鸕鶿捕魚太辛苦了,我不打算讓孩子學這門技藝。”杜亞偉說。
掌握鸕鶿捕魚技藝的人越來越少,鸕鶿捕魚還能維持多久?
“我們年齡大了,如今的年輕人不愿意學習這門辛苦又不掙錢的手藝?!贝逎h說到鸕鶿捕魚的傳承有些失落,他和鸕鶿共同生活了這么多年,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。他為鸕鶿的未來擔憂,希望鸕鶿捕魚技藝能長久傳承下去。
鸕鶿捕魚已經(jīng)被列入襄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,這項技藝有很高的觀賞價值,波光粼粼的水面,在放鷹人“咿咿呀呀”的吆喝聲中,鸕鶿入水、出水,動作敏捷。鸕鶿捕魚浮出水面的一瞬間,畫面優(yōu)美,觀者無不為之驚嘆!
為了保留這一傳統(tǒng)技藝,一些景區(qū)將鸕鶿捕魚當成表演項目。崔漢等老漁民也希望隨著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,他們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藝。
編輯 李炎 賈同嶺 校對 李炎
責編 王嬋 終審:黃雙燕
附件:
許昌日報客戶端(Android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客戶端(iPhone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(jīng)允許 請勿轉載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