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(記者 石冠兵 孫江鋒 呂科)“好!好!好!整體品相遠超60年前!”9月29日10時,隨著3件匣缽被窯工擺上桌案,中國工藝美術(shù)大師楊志、楊國政和原禹縣鈞瓷一廠廠長劉國安小心翼翼將其打開,“噼啪”的開片聲與眾人的贊嘆聲相互交織,老窯四周國旗飄揚,喜迎國慶的氛圍愈發(fā)濃厚。
當天,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暨鈞瓷成功復燒60周年活動在禹州市神垕鎮(zhèn)尹家鈞窯舉行——1964年,新中國成立后首座鈞瓷煤燒倒焰窯就建在這里。今年9月初,劉國安、李欣營、尹建中等原禹縣鈞瓷一廠老員工經(jīng)過商議,決定在這座老窯重新燒制60年前慶祝新中國成立15周年的鈞瓷珍品,向新中國75周年華誕獻禮。
近一個月來,大家在選型、拉坯、配釉、燒制等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,終于復燒出3件兼具傳統(tǒng)與新韻的鈞瓷珍品——《菊花盆》釉色瑰麗、《鵝頸瓶》雍容秀雅、《鼓釘洗》色澤斑斕?!斑@3件鈞瓷作品造型端莊、法度嚴謹,釉質(zhì)玉潤、工藝精湛,充分說明鈞瓷燒制技藝達到了新高度。”楊志說。
鈞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,憑借“入窯一色、出窯萬彩”的神奇窯變,成為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璀璨明珠。因戰(zhàn)亂頻繁、災荒不斷,元朝末年至民國時期,鈞瓷技藝在其發(fā)源地禹州幾度失傳。1957年,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提出恢復鈞瓷生產(chǎn)。經(jīng)過反復試驗,原禹縣鈞瓷一廠終于在1963年試燒成功鈞紅釉鈞瓷,標志著鈞瓷真正意義上復燒成功。
為擴大鈞瓷生產(chǎn),1964年,上級下?lián)芙?jīng)費在神垕鎮(zhèn)建成首座專門燒制鈞瓷的煤燒倒焰窯。“當時,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15周年,也為了向國家報告鈞瓷成功復燒的喜訊,1964年9月底,我們在這座窯里精心燒制出《菊花盆》《鵝頸瓶》《鼓釘洗》等仿宋鈞官窯器型的鈞瓷作品,作為國慶獻禮擺放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廳?!被叵肫鹜?,81歲的劉國安激動地說。
時光如梭,轉(zhuǎn)眼已過一個甲子。老窯外立面的紅磚早已被“染”成褐色,內(nèi)部的耐火磚更是完全炭化,凹凸不平的窯汗見證著鈞瓷文化的守正創(chuàng)新,記錄著一代代鈞瓷人的薪火相傳。目前,神垕鎮(zhèn)共有中國工藝美術(shù)大師6人,省級工藝美術(shù)大師和陶瓷藝術(shù)大師120多人,100多件鈞瓷作品作為“國禮”被國家領(lǐng)導人贈送給外國政要。
“我一定守護好這座老窯,把鈞瓷一廠的精神傳承下去。適當時候,我將把這3件鈞瓷珍品捐獻給國家博物館,表達當代鈞瓷人對祖國的禮贊?!币意x窯董事長尹建中說。
編輯:李夢源 呂科 校對:張良
責編:楊儀 終審:楊紅衛(wè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