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板車劇團”正在舞臺上演出。本報記者 許廷合 攝
夏日傍晚,暮色四合,在鄢陵縣彭店鎮(zhèn)謝坊村,戲臺還沒搭好,有很多人就早早過來占一個好位置。67歲的村民趙建新搬著板凳來到村頭,“‘板車劇團’的戲,怎么聽都聽不夠。”
此刻在舞臺上忙碌著的就是鄢陵縣豫劇一團。20世紀60年代,劇團演員們拉著自制的木板車當流動舞臺,自排節(jié)目、自造道具,上山下鄉(xiāng)為群眾送戲,被群眾稱為“板車劇團”。60多年來,他們堅守農(nóng)村文化陣地,堅持“上山上到頂,下鄉(xiāng)下到底”,成為活躍在鄉(xiāng)村的一張亮麗文化名片。
“當時我們的口號就是‘走起來紅一線,停下來紅一片’,白天拉著板車給群眾送戲時,沿途看到生產(chǎn)場景就自發(fā)停下來,向生產(chǎn)大隊打聽好人好事,現(xiàn)編現(xiàn)演給予表揚,往往鑼鼓一響,大家都圍攏上來紛紛叫好;在正常的演出之余,大家也比著為群眾做好事,比如給演出地的群眾捎去火柴、肥皂等日用品,并自發(fā)幫助群眾打掃衛(wèi)生,給老人挑水、劈柴、洗衣服;碰到臥病在床的,直接送戲進門,自帶樂器到病人床榻前獻唱?!弊鳛?0世紀70年代的當家花旦,今年已78歲的楊鳳娥談起“板車劇團”的歷史,眼睛流露出別樣的光芒。
楊鳳娥介紹,20世紀五六十年代,唱戲深受群眾喜歡,劇團的檔期也很緊俏。劇團到村里唱戲,往往由村里派人接送。在向解放軍學習、向雷鋒學習的熱潮中,劇團認為讓群眾接送就是給群眾添麻煩,被群眾拉著也感覺渾身別扭,于是決定拉著自制的木板車當流動舞臺,義務為群眾演戲。
就這樣,伴隨著改革的春風,雖然劇團下鄉(xiāng)的工具車不斷升級——從開始的架子車、板車升級到后來的貨車、流動舞臺車,但“上山上到頂,下鄉(xiāng)下到底”的“板車精神”卻代代相傳。
“我經(jīng)歷過劇團最困苦的時期是在2000年左右,團里幾乎沒有經(jīng)費,一連四五個月沒工資。”鄢陵縣豫劇一團團長賈鄢華說,“但不管生存環(huán)境如何變化,送戲下鄉(xiāng)從來沒斷過。最困難的時候像我就是蹬三輪、賣菜來養(yǎng)家糊口,但只要劇團有通知說下鄉(xiāng),我就立馬把菜處理掉,當天趕回團里排練?!?/p>
在賈鄢華看來,劇團如今煥發(fā)新生,既離不開政府“真金白銀”的幫扶,也離不開劇團上下一心的努力。
隨著近年來“舞臺藝術(shù)送農(nóng)民”等政策東風,“板車劇團”狠抓演出質(zhì)量,相繼排演了《沈理救主》《少年甘羅》《焦裕祿在彭店》《彩禮情緣》《割肝救母》等十幾部膾炙人口的新劇目,并與時俱進把舞臺“搬”進了直播間,高峰時有2萬多人來直播間捧場喝彩。
就在去年,劇團全年演出633場,公益演出113場,在山西一連演了5個多月。今年,劇團已先后在山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5個省開展了演出,截至目前已演出300多場。
“雖然我們沒有明星的閃耀,沒有顯赫的大獎,但在廣大農(nóng)村,我們有著可親可敬的觀眾,戲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。他們的掌聲質(zhì)樸、熱烈,是對我們最好的褒獎?!辟Z鄢華說,“我們將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,讓‘上山上到頂,下鄉(xiāng)下到底’的‘板車精神’永不褪色?!?/p>
編輯:趙欣 杜鵬勃 校對:趙欣
責編:李炎 終審:黃雙燕